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湘雪)11月14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七届COA学术大会上,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展示的“全国首个针对骨科手术应用场景完全自主研发的专用机械臂”和“全球首创‘五合一’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引发骨科医生广泛关注。

“新朋友”备受关注

14日,COA2025现场——天津国家会展中心S10馆内,一台外形紧凑、动作流畅的机械臂缓缓启动,瞬间吸引了骨科医生的目光。不少医生现场测试,在深入了解产品优势后,多位专家学者对这位首次亮相的“新朋友”给予高度赞赏。
四川华西医院骨科主任周宗科当场通过一场骨科模拟手术对该专用机械臂进行了测试,他感慨道:“比原来的一体臂用起来更顺畅、更稳定,更像人的手臂。”
“更好用、手感更佳”——这是现场医生对这台首次亮相的机械臂的一致评价。
智能制造与临床医学深度融合
“全国首个针对骨科手术应用场景完全自主研发的专用机械臂,是智能制造与临床医学的的深度融合。”不少专家表示。
作为手术机器人的“手”与“灵魂”,机械臂性能直接决定手术的精准与安全。元化智能完全自主研发的专用机械臂,辅助关节置换、关节翻修、脊柱、创伤等手术的微创化、精准化需求。整合国内产学研优势资源,突破了高精度零重力补偿、柔顺控制和触觉反馈等关键技术瓶颈,并首次在国产机械臂上实现了这些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手术机器人的性能。
该机械臂设计充分考虑了骨科手术的临床流程与操作需求,采用了高精度传感和伺服驱动技术,确保多自由度协调运动和任务空间精确控制。其面向骨科手术操作特点的专用构型,具有高刚度、低惯量的人机协作特性,可满足骨科手术的有效运动范围和定位精度要求。
自研骨科专用机械臂演示截骨
测试显示,这款专用机械臂定位精度达到了亚毫米级,能降低手术过程中人为操作的风险。比如,其平面限制功能允许摆锯仅在截骨平面进行内外、深浅方向移动,保证了截骨稳定性和截骨精度。配备高精度编码器和驱动器,能实时监测机械臂状态,并在手术区域发生偏移时实时跟随,在监测到非预期碰撞或运动时及时停止运动,保障患者安全,全面提升了骨科手术的流畅性,智能化水平以及安全性。这一切的实现,正是智能制造与临床医学的深度融合的成果。
“像人一样懂动作”
机械臂的临床突破
在临床体验中,这种结构设计让机械臂真正“像人一样懂动作”。
周宗科教授在体验后评价:“它的前段关节负责稳定,末端关节提供灵活,就像人的肩肘和手指的分工一样——该稳的时候稳,该动的时候顺。”
这种稳定与灵活的动态平衡,让医生在操作中感受到流畅与可控,也让“柔顺控制”从工程概念变成了临床现实。
元化自主设计研发的骨科专用机械臂是迈向手术机器人全面国产化的重要一步,不仅树立了高端国产化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创新标杆,更有力推动临床应用发展,这款“深圳智造机械臂,通过亚毫米级定位精度的辅助操作能力,能显著增加操作稳定性,降低手术过程中人为操作的风险,避免因操作疲劳或视觉偏差导致的骨损伤或神经血管误伤。临床安全性同样凸显优势,当遭遇非预期碰撞时,机械臂能够及时停止运动,有效保障术中患者的安全,减少意外事故,保护患者生命健康。
此外,凭借精确操作,机械臂可以减少健康骨量丢失,降低术中出血量,避免过度松解周围韧带和肌肉,同时提高假体植入精准性,降低术后感染风险,从而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
攻克机械臂技术瓶颈
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元化智能对机械臂技术瓶颈的突破,正是手术机器人核心部件从“跟跑”迈向“领跑”的鲜活实践。
近年来,尽管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发展迅速,但因起步较晚,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不少短板,操作柔顺性、结构刚度、随动性和连贯性不足;核心部件高度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产业自主可控与规模化发展。
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必须攻克机械臂操作刚度、触觉反馈、重力补偿、柔顺控制、实时随动等核心技术瓶颈,以此全面提升国产机器人的运动性能、操控体验与手术安全性,真正实现高质量国产替代,掌握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的战略主动权。
当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据《中华骨科杂志》报道,2022年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突破100万例,并以年均近20%的速度增长。但骨科手术的高风险、高难度对医生经验与精准度要求极高,叠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诊疗能力待提升的现状,具备精准性、安全性、均质化优势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成为破局关键。通过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实现微创操作、清晰视野和精准定位,显著减少组织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远优于传统手术方式。
元化智能这款自主研发机械臂恰好能契合这一需求:其智能化设计大幅减少术中人工干预环节,优化运动轨迹,让医生更专注于手术本身。
“全球首创‘五合一’
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登场
同时具备髋、膝、单髁关节置换和脊柱、创伤治疗的多适应症的手术机器人。11月14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七届COA学术大会上,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还带来了“全球首创‘五合一’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
锟铻®“五合一”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由机械臂车、导航仪车、主控台车组成,依托术前CT 建模/术中扫描、精确测量和机器人辅助实施,结合自研开发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可以辅助完成髋、膝、单髁、脊柱、创伤手术,实现手术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从而提高手术准确性,缩短手术时间。其采用开放平台设计,机器人满足开放植入物品牌、开放影像设备、开放压力传感器、开放植入物类型等。只需通过安装不同的末端工具,即可做到五种适应症模式的简单切换,提高全球医疗市场的临床可用性。
专家指出,传统手术依赖医生经验,易出现定位误差、操作不稳定等问题。锟铻®通过亚毫米级三维成像、335Hz高刷新率导航系统及7自由度机械臂,将手术精度提升至0.1mm级别,同时减少辐射暴露,术后炎症率降低50%,显著优化患者预后。
截至目前,元化智能生产的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等上百家重点医院合作,拥有七大临床中心、覆盖17家复旦排行榜医院,完成了超5000次临床应用。临床试验显示,与顶级医院顶级医师的手工组相比,锟铻®在力线恢复和假体植入准确率等方面优势显著,表现优异。
红腾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